1.国家级孵化器——宿迁北斗电子信息科技企业孵化器
宿迁北斗电子信息科技企业孵化器位于宿迁高新区北斗电子信息产业园,创建于2018年1月,现有运营面积11200平方米,内设展厅、路演室、共享会议室、书吧、健身室、餐厅等配套设施,与同一楼内的省级北斗光合众创空间、海智众创空间以及产业园15万平方米标厂,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创产业园”完整孵化链条。
孵化器由高新区管委会委托宿迁永泰邦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招商和运营,围绕电子信息、软件开发、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精心打造集公司注册及财税代办、知识产权和项目申报、企业法务、人力资源、投融资服务、技术支持、市场开拓为一体的“北斗七星服务链”和创业导师团,在企业“入孵—成长—毕业”各个阶段提供专业的服务,助力企业快速成长。截止目前累计孵化企业80余家,现在孵企业42家,毕业企业20余家,其中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市级研发机构11家;全职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余个,拥有各类有效知识产权400余件,在孵企业年总收入3300余万元。2020年9月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2年4月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2年10月获批省级创业示范基地。
2.省级众创空间——海智众创空间
海智众创空间位于北斗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内,成立于2020年,拥有孵化面积1000平方,由江苏海智汇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招商运营。海智众创空间从站位高、质量高、标准高“三高”实现“理念升级”。努力从过去规模化增长向寻找差异化、打造特色、深化与产业结合转变,快速自我迭代,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众创空间在汇集各类创新资源的同时,还能利用空间所独有的自主集聚效应,构建开放式的创新平台,为创业者提供较为低成本的创业环境。运营方积极为创业者提供知识产权和项目申报、投融资对接、财税代办、企业法务等服务,同时与各类高校院所合作伙伴开展合作,整合各类资源,为入驻团队(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运营公司与宿迁永泰邦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立300万元种子基金,通过遴选具有核心技术、拥有申请或者授权专利、运营前景良好的技术类初创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发展壮大,2022年被评为省级专业众创空间。
3.省级众创空间——宿迁北斗光合众创空间
宿迁北斗光合众创空间位于宿迁高新区北斗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创建于2019年10月,拥有孵化面积1000平方米,与北斗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园区15万方标准厂房和所在宿迁国家级高新区,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完整孵化链条。众创空间由宿迁永泰邦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招商和运营管理,是一个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主要以电子信息、软件开发为招商重点领域,精心打造“北斗七星服务链”和创业导师团,致力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吸纳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创新成果,为入孵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运营公司独自设立300万元种子基金,可对初创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委托第三方合作公司开发成立创业服务网站,内容包含入孵申请、政策解读、“北斗七星服务链”、人才招聘等信息。2021年被评为省级专业众创空间,截止目前各类在孵企业、创业团队20余家。
4.省级众创空间——宿迁北斗光合众创空间
奇梦空间空间于2021年获批省级众创空间,作为综合性众创空间致力于为中小微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双创服务,打造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为主要孵化方向的众创空间品牌。奇梦空间的发展愿景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服务者,资本赋能、才智招引的践行者,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推动者。空间载体位于宿迁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孵化面积700㎡,设立开放式联合办公区工位32个,独立办公室8间,可同时容纳25家创业团队日常办公。空间建设融入开放式+独立式办公元素,配备统一免费的公用设施包括:联合办公区、洽谈室、会议室、茶吧、免费宽带等。载体积极开展项目孵化及创业大赛和创业培训活动,先后承办宿迁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等大型创业赛事、宿迁市“新生代”企业家创新创业加速营、江苏省双创人才辅导等大型活动8场次,累计举办创业培训、投融资路演等各类活动36场,参与人数5000余人次。组织SYB培训、投融资路演、创业沙龙各类活动13场次。截止目前累计孵化芯科智能、埃摩德新能源、骅宸智能科技等企业29家,在孵企业年开票销售逾1500万元。在孵团队项目12个,包括江苏师范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宿迁学院等高校专家、学生以及本地优秀青年。在孵创业者本科以上学历占比85%,其中硕士5人,博士3人。
5.江苏宿迁技术交易服务中心
江苏宿迁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是市委、市政府为整合集聚科技成果资源、创新科技成果交易模式,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交易效率而打造的重要平台。该中心以市科技局、市人才办、市财政等部门为业务指导单位,由宿迁高新区管委会作为建设主体,专业服务机构作为运营商。中心将依托政府资源及运营单位资源汇集的优势,整合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的企业、科研院校、中介机构等各方资源,开展全面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和科技中介招商、孵化功能,打造科技中介的“众创空间”和科技成果的“天猫商城”,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互联网”区域市场,最终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科技服务体系健全,具有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市场。
6.江苏海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宿迁分中心
2021年2月,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江苏海洋大学、江苏海宿汇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江苏海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宿迁分中心”。中心自正式签约运营以来,紧紧围绕考核指标,制定月度任务计划,逐项稳步推进落实,已深入园区80余家科技型企业开展创新需求调研,精准组织专题产学研对接多会8场次,组织专家企业一线开展技术诊断及服务48家,累计促成产学研合作18项,技术合同额483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13人,支持申报并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2个,宿迁市科技计划项目1个;招引科技人才型项目5个,累计开票额超3000万元;组织推荐高层次人才参加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其中2022年度组织参赛的来自江苏海洋大学化工学院李成杰博士的高分子材料创业项目:“绿色清芯—半导体封装领域的‘环卫士’”,获得市赛三等奖,省科技创业大赛优秀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