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重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宿迁高新区坚持培植优质项目,以科技创新和提质增效,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筑牢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阵地
“应用于北斗导航产品的每块主板上有1400颗左右电子料, 一条贴片线每天可以贴合600块左右主板。”北斗智联党支部书记王万家介绍,公司现拥有专利58件、软件著作权136件、知识产权逾700项。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据了解,北斗智联于2011年推出的全球首款北斗导航产品,便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当前,北斗高精度导航系统的精度可以由通常车载导航米级或十米级做到厘米级,能够清晰地判别车道,为车道级导航、自动驾驶或高阶辅助驾驶、车路协同等场景提供支持。“公司导航产品销售量在国内自主品牌车辆领域已位居第一;公司经济增长速度近3年平均在30%以上,研发投入占营收的3.5%左右,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瞪羚企业。”王万家表示。
产品质量决定企业市场地位。在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秀强玻璃)展览室里,讲解员讲述——“砸”进国际市场的秀强玻璃的故事:2010年,公司创始人卢秀强决定砸掉市值百万元的被日企退回的“色差玻璃”,并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技改解决了产品色差问题,生产出符合日企验收标准的彩晶玻璃。此后,秀强玻璃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在相关国际市场的地位亦愈加稳固。 “依靠科技创新,秀强玻璃不仅挽回市场而且一路高歌猛进,自主研发生产出多曲面、MI、晶钢、幻彩、岩板、AG、AR、杀菌等玻璃,应用于家电、厨电、卫浴、电子、新能源BIPV等多种场景。”秀强玻璃办公室主任袁方说。
以北斗智联和秀强玻璃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宿迁高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截至2023年底,高新区共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6家、高新技术企业153家;获批省级瞪羚企业32家、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省级独角兽企业1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
积极布局富有特色的未来产业
宿迁高新区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还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炎炎夏日,刺眼的阳光被宿迁时代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储能)内的光伏车棚所吸纳。走进该企业首先看到的场景——变“害”为利,既为人车遮阳又为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充电。除了这个“小设备”,更引人注目的是矗立在厂房外即将发往国外的像集装箱大小的液流电池柜。“这是我们为国外客户定制的。”时代储能副总经理项瞻峰介绍,公司自主研制的核心产品——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同时适用于调峰和调频,寿命周期大于20年;电解质由C/N/H/O等自然界丰富的元素组成,离子交换膜为非含氟材料,环境友好;其他材料廉价易得,降本空间大;可广泛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场景。目前该公司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宿迁市科技计划;累计拥有国内外专利超百项。“公司已实现电池内部所有部件均独立自主生产,将打造以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为主体的国内最大一体化长时储能电池及材料生产基地,预计未来可实现年产能5GWh,经济效益达150亿元。”项瞻峰说,公司已成为宿迁高新区未来产业关联企业。
擦亮发展底色“修渠引智”汇聚能量
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作为国内领先的具备全栈全域开发、制造、供应能力的汽车智能网联企业,北斗智联依托“绿色+智能”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并收获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两项国家级认证,在绿色制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充分发挥科技政策激励作用,高新区每年投入不少于400万元的科技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申报等工作;2023年高新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94件,同比增长73.21%。”高新区科技局局长胡涛说。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引进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30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者4人、省“双创人才”43人;新竣工人才科技项目56个,其中人才项目20个,国家级人才项目5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